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康爱多“卖身”医联,药品利益成为各方争夺焦
康爱多“卖身”医联,药品利益成为各方争夺焦
发布:
11-16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4月27日讯 医药市场或有新变化。 4月22日,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拟以7.48亿元向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出售公司持有的广东康爱多数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47.35%的股权。 此前,国务院明确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售处方药部分放开。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医疗为主的医云科技“联姻”康爱多,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第五次出售股权,增值率493.49%
这已经是自2020年以来,太安堂第五次出售康爱多股权。此次转让后,太安堂持有康爱多30%股权,拥有47.35%股权的医云科技将成为康爱多的实控人。去年7月太安堂就筹划彻底出让康爱多控股权,其公布拟向公司控股股东太安堂集团及相关产业投资机构出售持有的康爱多股权,出售比例不超过60%。 根据交易方案,太安堂向医云科技出售其持有的康爱多47.35%的股权,同时将持有康爱多4%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医云科技行使,股权转让对价为7.48亿元,增值率493.49%。 不过相比于2019年太安堂开始转让康爱多股权时,此时康爱多估值已大幅下降。2019年股权评估值30.51亿元;2020年评估值降为25亿元;而此次以2020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值为15.95亿元,两年时间评估值将近腰斩。 从康爱多前几次的股权转让的份额来看,太安堂的行为更像是“挤牙膏”,这次大手笔转让主要与其业绩表现有关。 财报显示,2018-2020年,太安堂中成药制造业务营收分别下降18.31%、4.12%、30.51%。2020年营收为3.99亿元,三年降幅达45.64%,净利润下降至2222.6万元,三年下降92.41%。今年一季度,太安堂净利润更是亏损5900万元至6800万元。 另外,太安堂及其子公司自有产品通过康爱多所产生的销售收入占康爱多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53%,仅0.99亿元。由此看来,太安堂收购康爱多初衷是为借助康爱多
电商的优势,做强公司中成药产品的市场规模,这个设想并不成功。 同时,太安堂还面临10亿元的公司债到期压力,截至去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仅2.05亿元。偿债压力或是太安堂出售康爱多股权的主要原因。本次交易完成后,太安堂称将剥离原有的医药电商业务,以偿还到期债务和补充经营流动资金,将有效缓解目前运营资金压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康爱多是太安堂重要子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10亿元,占上市公司营收的78.44%。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2020年度的营业利润为534.48万元,较交易完成前下降87.36%。
卖药真香!医联“跨界”医药圈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其核心业务是业界颇有名气的医生实名制社交平台——医联。目前,医联平台上汇聚了全国超过8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5万余名签约医生,覆盖了肝病、糖尿病、HIV、肿瘤、肾病、心脑血管、儿科、精神心理、呼吸哮喘等多个慢病领域。 公司自成立开始,相继获得红杉中国、腾讯、中电健康产业基金等资本的投资,融资额超过40亿元,估值预计突破20亿美元。 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医联已经从医生社交平台转型为互联网医疗平台,聚焦于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权威诊疗和完整全流程管理服务。 不过对于慢病管理这个赛道,已经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们争抢布局的“红海”。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驱动,另一方面则是卫健委等部门的利好政策,鼓励“发挥互联网
、互联网诊疗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 为抓住机遇,从1药网到京东健康,巨头纷纷加入慢病管理的竞争,一场行业较量愈加白热化。而竞争者之一的京东健康,也于去年12月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健康,资本市场留给慢病管理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对于医联而言,如何加强其慢病业务的护城河,以抵抗新入局者的竞争,为上市做准备,成为最为迫切的任务。 而“医+药”全生态链的打法也成为当前各大互联网医疗
构筑护城河最有力的武器。事实上,医联早已控股以医药电商为主的京卫大药房。不过,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赢利能力,抑或商业模式上,康爱多对医联的战略布局更具价值。 太安堂年报显示,2019年和2020年康爱多营收分别为30亿元、28.10亿元,净利润为2058.78万元、3157.31万元。数据显示,去年康爱多在中国
零售企业电商经营子榜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规模位居前列。此外,康爱多通过E+药房合作的线下
超过5万家,康爱多总注册会员7651万。 对康爱多而言同样也是利好,受益于医联庞大的医生资源,其目前大力推进慢病管理也将会与医联产生更多互联和业务融合,双方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有分析认为,随着药品市场的持续扩容,尤其是伴随着疾病谱向慢病和癌症等需要长期用药的病种转移,药品利益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药店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竞争者。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家长注意 这些药别乱用!国家药监局修订14个品
|
下一篇:
科伦15款1类新药、40个新品发力,49个品种过评
相关文章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随机文章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