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省级发文:未经批准 公立医院禁止采购进口设备
省级发文:未经批准 公立医院禁止采购进口设备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最近,安徽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自2022年6月1日起,未经批准,禁止采购进口产品。 那么,这一禁令,会对公立
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这里就与大家聊聊。
安徽禁令具体有哪些规定?
按照安徽三部门文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进口产品政府采购行为,旨在通过加强进口产品采购管理,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功能,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发展! 禁令要求,自2022年6月1日起执行,其他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也就是说,不论之前如何规定,今后想要采购进口产品,以此通知为标准。 禁令提出,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资金”开展采购活动的,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关于进口审核的有关规定。单项或批量采购预算达到政府采购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 也就是,不论是使用财政预算资金,还是“自有资金”,但凡想要采购进口产品,一律通过“徽采云”平台上传《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申请表》和《政府采购进口产品专家论证意见》,实行在线申报,主管预算单位和设区的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在线审批。 审批完成后,根据《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关于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设备实行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非乙类医用设备分级组织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开展采购活动,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进口产品采购。 不仅如此,禁令还要求从严审核进口产品采购,重点审查专家对项目采购需求的论证意见,不具体、不明确的论证意见不作为审核依据。 除了从严审核进口设备采购外,禁令还提出: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通过订购方式实施。这就是说,国产能够满足要求的,优先采购国产。 未经批准,公立医院禁止采购进口设备或是大趋势 当然,安徽最近下发的禁令也不仅仅是安徽一个省的要求,实际上加速国产医疗设备替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到2030年,实现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2017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
创新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在医疗器械采购方面,国家卫健委提出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确保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这里的本国货物,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且国内生产成本超过一定比例的最终产品。 去年,先后有很多省市出台政策支持优先采购国产仪器。 浙江提出2021—2022年度全省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统一论证清单(医疗设备类),有效期一年。其中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22种医疗设备。 四川省发布的《省级2021-2022年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清单论证意见公示(医疗卫生设备类)》,明确只有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等59种医疗设备,可直接采购进口产品。除这59种医疗设备外,国产优先。 陕西省发布的《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要求采购进口产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中国境内无法获取;2、中国境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3、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确需采购进口产品;4、国内设备技术性能指标不能满足需求。 广东省《2021年省级卫生健康机构进口产品目录清单》共列出了46种医疗设备,相比2019年的132种,数量骤减。 此外,北京、江苏、山东、湖北、海南、贵州、甘肃等省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政策也都明确支持国产优先。 从总体上看,国家政策对于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在政策中鼓励优先采购,鼓励向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倾斜;另一方面,进口产品采购需要进行论证备案,部分省份甚至经过专家论证形成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清单“非必要不进口”,进而限制进口仪器的采购,非进口产品清单上的
要求采购国产。
医院或要在适应中耐心等待国产设备提高质量
尽管在政策层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持续推进“进口替代”,从鼓励国产到优先国产,再到现在的采购国产,政策为国产设备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竞争环境。 但市场对于国产医疗设备,却不是很友好。不少国产医疗设备获得上市批准后,依旧被市场“卡脖子”,面临“无人敢买”的境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应该更多思考的恐怕是国产器械研发与生产者。 有网友看到安徽禁令后就留言:都知道国产产品价格低、空间大,能买肯定就买了,没那个的问题,就是一个水平不行!创新了这么多年创新了个什么……永远在仿制仿造。好用靠谱,让老百姓受益是原则。质量问题谁负责? 可以说,现阶段,国产医疗设备与进口医疗设备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首先是国产医疗器械
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弱,尽管我们正在加速前进,奋起直追,但目前进口产品仍然垄断着70%-80%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其次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与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大型设备级高端医疗设备,国内医疗机构倾向于使用性能稳定、质量更优的进口设备。 而这种现状也许还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作为医疗机构或要在适应中耐心等待,当然更希望国产设备提高质量。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儿童罕见病临床试验大解析:让罕见病用药不再
|
下一篇:
第七批集采何时开标?上百家药企市场规模前十
相关文章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随机文章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