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云南白药炒股巨亏15亿,东北制药、太极集团净利
云南白药炒股巨亏15亿,东北制药、太极集团净利
发布:
11-19
分类:
医疗医学
10月28日,云南白药炒股亏15亿的话题登上热搜。该公司前一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283.63亿元,同比增长18.52%;实现净利24.51亿元,同比下降42.38%,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6.49亿元,同比下降63.94%。之所以增收不增利,主要是受到其炒股亏损15亿元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8日收盘,医药生物板块共有173家企业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业绩预告。从已披露的公告来看,前沿生物、紫鑫药业等13家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亏损,三生国健、哈药股份、未
药等多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实现扭亏。 此外,在已披露2021年三季报的各大药企中,哈三联、嘉应制药、东北制药、太极集团等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超1000%;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等4家净利润超过30亿元,片仔癀净利润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
主业弱化
多元发展遇瓶颈
云南白药的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投资收益(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约为-1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396.58%,约为-15.55亿元,也就是说炒股亏了15亿元。 受该消息影响,截至10月28日收盘,云南白药报88.36元/股,跌3.83%,市值蒸发45.16亿元。早间开盘时该股一度跌超6%,盘中最低价达84元,为去年6月份以来新低。 在“炒股”之外,云南白药各个业务板块都遇到了业绩增长的烦恼,导致其整体毛利率下降。1998年起,云南白药开始了多元化之路,逐步形成了药品、日化品、中药资源和
商业四大板块的业务格局。由于多元化发展,其传统的药品板块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2014年的26%下降到2019年的15%,销售额从50亿元下降至44亿元。 自2015年起,受到医保控费、“两票制”等政策影响,同期国内生物药、抗癌药研发风起云涌,多家传统中成药
纷纷转型。然而云南白药在药品领域并没有新的突破,主要的进步还是在日化系列。该系列中九成以上收入来自于云南白药牙膏系列,2020年,云南白药牙膏的市占率达到22.2%,位居行业第一。同年,该公司口腔清洁用品收入为54亿元,占其总收入比重约17%,净利润高达19亿元。不过,火爆的牙膏销售似乎遭遇了天花板。自2017年开始,云南白药牙膏产品销量增速放缓,连续两年低至个位数。 由于业绩不断放缓,为了突破业绩上的瓶颈,云南白药开始寻求其他出路,其中包括进行证券投资业务。业内人士指出,云南白药近些年发展遇到瓶颈期,主业不断在弱化,突破也找不准发展方向。而该公司目前的大额对外投资不仅难以振兴主业,反而有使得主业陷入边缘化的危险。 云南白药2021年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旗下共持有伊利股份、腾讯控股、恒瑞医药、通威股份等6只股票和4只基金。今年5月,云南白药拟投资112亿元,参与上海医药的定增计划。预计发行完成后,云南白药将作为战略投资者持有上海医药18.02%的股份,成为上海医药第三大股东。不过随着投资收益的不断下降,这笔投资回报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市场验证。
“炒股”风险大
产品是立命之本
事实上,掏出巨额真金白银来“炒股”的上市公司远不止云南白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A股一共有837家公司参与了证劵投资,有100家公司持有的证券数量在10只以上。因“炒股”拖累整体业绩的上市医药公司也并非云南白药一家。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28日,共有40家上市医药类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亏损状态,亏损额从1万~15亿元不等。 不过,上市公司“炒股”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10月22日,太极集团披露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27亿元,同比增长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增长2733.26%。 这份颇为亮眼的业绩背后,炒股收益成重要“推手”。从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太极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1.26万元,同比仅增长127.72%。这也就意味着,太极集团1.71亿元的净利润中有近半数都不是来自主营业务。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太极集团表示,一方面来自于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提升带来的利润增加;另一方面公司所持太阳能股票市值上升增加非经常性损益。 太极集团业绩上涨与其传统王牌单品不无关系。2021年第三季度,除神经系统用药营收有所下降外,太极集团其它各领域药品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消化系统药品营收同比增长49.66%,主要系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增长所致。 据悉,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国药的入主,今年以来藿香正气口服液一转颓势。今年上半年,藿香正气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近30%。该产品在2020年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至第八版医学观察期推荐治疗中成药。 业绩因疫情好转而有起色的还有东北制药,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报告,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05亿元,同比增长11.27%;归母净利润2549.76万元,同比增长3040.49%。 对于业绩增长,东北制药表示,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积极开展销售业务,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除了上述原因外,东北制药在近年来有多个产品获批上市,如盐酸达泊西汀原料药和齐多拉米双夫定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公司的业绩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炒股”对上市公司业绩是柄双刃剑,市场风险很大。股票价格波动将影响上市公司损益,进而放大上市公司业绩波动性。而专注主业的企业更容易受到机构青睐,对于医药公司来说,研发是立命之本,提高
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
强劲研发实力铸就竞争“护城河”
在三季报披露的同时,各家药企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情况也纷纷露出水面。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不少药企研发投入过亿元,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药企的研发费用甚至超30亿元。 根据恒瑞医药10月19日公布的2021年三季报,今年其研发投入继续加大,前三季度研发支出高达41.42亿元,其中仅三季度研发费用就高达15.6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20%,创下历史新高。 事实上,2020年恒瑞医药全年的研发投入已接近50亿元,研发占收入比重快速接近跨国药企的水平。大手笔的研发投入持续推动,让恒瑞医药在今年上半年收获了成果。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取得创新药制剂生产批件5个、仿制药制剂生产批件9个,取得药品临床批件41个,取得10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批件,完成2种产品的一致性评价申报工作,有240多个临床项目正在国内外开展;提交国内新申请专利131件、国际PCT新申请39件,获得国内授权64件、国外授权59件。 相比之下,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云南白药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96亿元,仅占其营业收入的0.69%,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数据显示,片仔癀、白云山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1.61%、1.13%。 在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历来是药企保持竞争力的重头戏。近年来,随着多方面政策凸显研发端的重要性,我国制药行业长期以来“重销售,轻研发”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业内指出,持续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从中长期来看将进一步为医药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互联网诊疗禁止统方、补方!线上处方迎强监管
|
下一篇:
报告: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迅速 原始创新能力待加
相关文章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随机文章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